当前位置: 首页 -> 消费

主要由含气孔纳米金属铁富镁层及富硅组分组成

发布时间:2022-03-06 13:27   来源:IT之家   作者:安远   阅读量:6454   

,据中国科学院网站,2020 年 12 月 17 日,我国嫦娥五号探测器采集到位于风暴洋北部的月球样品并返回地球同位素年代学的分析结果已证明了嫦娥五号样品具有当前已知最年轻的玄武岩年龄,且结合前期研究结果可知,嫦娥五号采样区表面月壤的形成年龄和空间暴露历史远小于 Apollo 月壤因此,嫦娥五号样品可能保留了月壤形成与演化初期阶段单质金属铁形成机制的相关信息

主要由含气孔纳米金属铁富镁层及富硅组分组成

在以上思路的指引下,并结合前期陨石学研究成果,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李阳研究团队开展了嫦娥五号铲取月壤粉末样品中富铁橄榄石原位微区电子学分析工作实验结果表明,嫦娥五号月壤样品中铁橄榄石颗粒的边缘普遍具有含气孔纳米金属铁,无定形富硅组分及富镁层共存的特征,热力学计算与电子损失能量谱分析显示纳米金属铁内部的纳米级囊泡或由 O2 和 SiO 气体形成

图 1.嫦娥五号月壤铁橄榄石颗粒最表层环带的成分特征,主要由含气孔纳米金属铁,富镁层及富硅组分组成

图 2.含气孔单质金属铁的电子能量损失谱线扫描和透射电镜能谱仪面扫描结果

基于上述分析结果,研究确定了月壤中铁橄榄石分解形成纳米金属铁的形成机制与相关产物铁橄榄石表层熔融层和蒸发沉积层的缺失指示了分解反应在亚固相的条件下发生,该反应发生的热源可能来自矿物破碎过程中的摩擦作用或低速的微陨石轰击产生的局部热效应由铁橄榄石分解在月壤颗粒表面产生的纳米金属铁通常具有中等的粒径范围,该粒径的纳米金属铁对光谱的改造效应不同于蒸发沉积作用形成的极细粒纳米金属铁,月球表面由镁铁硅酸盐分解产生的纳米金属对月壤光谱改造的贡献需要进一步考虑

该研究证实了月壤中单质金属铁新的成因机制,为嫦娥五号着陆区月壤形成与演化过程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并为后续月球,小行星等返回样品分析提出了新思路本站了解到,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此外,中国科学院还积极推动嫦娥五号月球科研样品分析研究的国际合作交流。目前,基于中法两国科学家在空间领域的长期友好合作基础,中国科学院和法国空间研究中心以及法国科研中心在月球样品合作研究方面已经初步达成共识,双方将以人员交流和共同研究项目的形式开展互补合作。未来中国科学院还将继续加强与国际科技界在月球样品研究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