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正海鲜科普】预制菜是懒人福利?还是吹散烟火气的工业风?
什么是预制菜?感觉每天都能从网络上学到新词汇。根据中国烹饪协会联合多家单位共同参与起草的《预制菜》团体标准,预制菜的定义是
——以一种或多种农产品为主要原料,运用标准化流水作业,经预加工(如分切、搅拌、腌制、滚揉、成型、调味等)和/或预烹调(如炒、炸、烤、煮、蒸等)制成,并进行预包装的成品或半成品菜肴。
依据该定义,业内将预制菜分为四大类:即食(如八宝粥、即食罐头);即热(如速冻汤圆、自热火锅);即烹(须加热烹饪的半成品菜肴);即配(如免洗免切的净菜)。
这么一解释,其实预制菜早已经出现在咱们生活中,只是它并未形成统一的称谓。毫无疑问,预制菜的出现为消费者提供了烹饪的便利性,打破了部分加工工艺壁垒后,烹饪带来的成就感也更容易获得,堪称懒人福利,或者当它是加大版的方便面料包也未尝不可。
与此同时,不少消费者同样对预制菜的“半成品”概念提出了质疑。尤其是料理包事件曝出后,大家对这类吹散烟火气的工业风制品更是留了心眼。你可以不够美味,但你不能危害健康。那么预制菜和料理包有什么区别呢?
消费者担心误食料理包的一大原因在于其为了延长保质期(10个月以上),添加不少防腐剂,食材的成本也更低。这点上,预制菜的保质期一般为7天,基本告别了防腐剂,口感和味道上也提出了更高追求,用料成本也较高。
其次,料理包的烹饪方式是用机器预热,有需求时再简单加热,前后不过30秒时间即可出菜,这也导致味道单一,营养流失严重。
反观预制菜大多只到预加工这步,仍需消费者自行加热或翻炒处理,烹饪的主动权还是掌握在消费者手里,最终成品也是各具形态和口味。
家人们在挑选预制菜的时候,需仔细查看生产企业、许可证及检验证书等信息,选择正规品牌的预制菜食品。并注意菜品内容、生产日期、保质期、后续加工方式等信息,结合自身情况合理选购预制菜。
广告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