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终端客户和经销商在缺货时囤积了大量消费级MCU芯片
日前,昨日有消息称,日本MCU巨头瑞萨电子工厂受到雷电影响,导致瞬间电压下降而停工,将影响约2周的产能有分析认为,这将影响汽车级MCU的供应
周三,彭博报告称,6月份半导体交货时间有所减少根据美国金融研究公司Susquehanna的数据,今年5月全球半导体平均交货时间为27.1周,6月为27周,减少了约1天这是今年半导体交货时间首次减少其中,交付时间下降最多的产品是MCU等最火的芯片产品
芯片交付时间
MCU又称MCU,是将CPU的频率和规格适当降低,将存储器,USB,驱动电路等外设接口集成在单个芯片上的芯片级计算机最近几年来,在物联网,自动驾驶和工业4.0等因素的推动下,MCU在汽车电子,人工智能,物联网,消费电子和通信领域的使用大幅增长,全球市场规模达到157亿美元
一方面,市场传出MCU崩盘,全球五大MCU巨头价格减半,另一方面,奔驰等汽车厂商仍然认为车用MCU短缺,货源难以快速恢复。
最火的MCU芯片被传言倒闭时,短缺的真相是什么背后的半导体玩家有着怎样的判断和表现
消费级MCU需求放缓,汽车级MCU依然短缺。
最近频频传出MCU砍单的消息金融协会表示,MCU原价比较硬,供不应求恩智浦,微芯片,瑞萨电子,意法半导体,英飞凌等全球五大MCU巨头的价格已经减半,尤其是消费类产品的价格波动
有国内MCU厂高管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部分小容量,小封装的国产MCU产品价格出现波动,渠道库存处理较去年大幅缓解了MCU的市场火爆,但不同应用领域的产品情况有所不同。
根据单片机的应用领域,可以分为四类:消费级,工业级,车辆监管级和军用级这次单切潮影响最大的品类是消费级MCU产品,而工业级MCU和车载MCU影响相对较小,甚至还有短缺
市场需求方面,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消费电子市场需求放缓。
市场研究机构CINNO Research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大陆市场智能手机销量约为7439万部,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4.4%IDC的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3.08亿部,同比下降10.85%,环比下降15.01%
全球智能手机季度出货量
根据消息显示,在全球芯荒开始的2020年,MCU是供应最紧张的芯片产品之一,市面上部分MCU芯片价格上涨了5—20倍在市场需求放缓的同时,下游终端客户和经销商在缺货时囤积了大量消费级MCU芯片
有芯片经销商告诉芯片,今年五一过后,芯片价格开始下跌此前囤积筹码较多的经销商开始逐步出货,但下游客户有大量库存这使得很多经销商降价清库存,引发价格战,导致市场上消费级MCU芯片价格骤降
但是,它真实地反映在市场上业内人士表示,不同供应商的MCU原厂芯片报价不同相对来说,原芯片厂商的报价变化不大,但经销商的报价变化较大
对于车规MCU,部分产品价格仍然供不应求据《科技创新板日报》报道,汽车MCU产品的热度依然很高,甚至一些IDM厂商还特意增加了汽车规芯片的制造或封装线
国内MCU玩家发力32位,转向高端工控和车规水平。
整体来看,消费级MCU产品的切割潮会对国产MCU厂商造成一定的冲击,但也给了国产MCU玩家冲击中高端市场的动力。
简单来说,MCU位数越高,计算能力越强目前市场上的主流产品是8位单片机和32位单片机与恩智浦,瑞萨电子,意法半导体等国际芯片巨头相比,国内MCU芯片企业在中高端较为薄弱,其主要市场是8位MCU芯片,多用于消费级MCU产品
按位数分类的MCU应用
根据中微半导体公司的招股说明书,拥有MCU业务的a股上市公司主要有赵一创新,中盈电子和新海科技。
Mega Innovation成立于2005年4月,主要从事存储器,微控制器和传感器其32位MCU产品采用Arm Cortex—M3,Cortex—M4,Cortex—M23和RISC—V内核,主要应用于工业控制,用户界面,电机驱动,电源监控,报警系统,消费电子和手持设备
伴随着MCU产品被砍的消息传出,赵一创新股价在7月4日盘中一度跌逾7%,收盘价为130.19元/股,跌幅为6.24%截至7月8日收盘,赵一创新报135.28元/股,总市值902.95亿元
海信科技成立于2003年9月,是一家全信号链芯片设计企业其MCU产品分为32位和8位,主要应用于工业控制,汽车电子,智能家居,消费电子等领域
副总经理万伟,董事会秘书黄长富在投资者关系活动中回答,新海科技32款MCU产品收入快速增长,从2020年的10%增长到2021年的40%,2022年一季度占比50%左右,之后还会继续增长。
2020年,新海科技首款车规MCU已通过AEC—Q100认证,进入前装企业新产品设计目前,该公司正在加大对汽车轨距单片机的研发投入截至7月8日a股收盘,新海科技报61.5元/股,涨幅2.11%,总市值86.01亿元
中盈电子成立于1994年其主要产品是工业控制单片机和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驱动芯片其微控制器芯片主要应用于家电主控,锂电池管理,电机控制,物联网等领域中盈电子2022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工控芯片销售收入占比80%左右
日前,MCU被砍消息传出后,投资者对工控MCU感到担忧,中盈电子股价下跌5.17%日前,中盈电子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其R&D主要用于机身控制的MCU部分,预计年中会有产品流片截至7月8日a股收盘,中影电子报46.80元/股,下跌1.47%,总市值160.07亿元
微半导体成立于2001年6月,总部位于深圳其主营业务为8位和32位MCU芯片,主要应用领域为家电控制,消费电子,电机和电池以及传感器信号处理
日前,微系统公司IPO获科技创新板受理今年6月14日在科技创新板注册,将登陆科技创新板招股书显示,微半导体的MCU芯片仍以8位为主,2021年收入占比84.27%,主要应用于家电控制领域虽然具备32位MCU芯片设计能力,但产品线仍需丰富,存在一定的经营风险
目前,中微半导体正在研发车载液位计的MCU产品,计划采用国产110nm及以下工艺,实现车载仪表显示控制芯片的研发,如车载液位计芯片,实现进口替代。
从赵一创新,新海科技,中盈电子,中威半导体等国内MCU厂商的布局来看,大多是从8位MCU产品向未来技术开发难度更大,市场空间更广阔的32位MCU产品转移,逐步从家电,消费电子等领域向更紧缺的车规MCU产品转移。
上游代工产能利用率仍在90%以上,国内外材料厂商都在扩大生产。
伴随着全球芯片需求缓解,上游晶圆厂和半导体材料表现如何。
晶圆厂方面,市场咨询机构TrendForce认为,8英寸晶圆产品受消费电子需求影响较大,以消费芯片为主的晶圆厂产能利用率可能跌破90%,其他8英寸晶圆厂产能利用率约为90%—95%。
对于12寸晶圆,一些成熟工艺的产能利用率也有波动但由于12英寸晶圆的多样性,12英寸晶圆厂的整体产能利用率将保持在95%左右
2022年下半年晶圆代工产能利用率
整体来看,虽然消费产品需求开始缓解,但伴随着5G智能手机和电动汽车普及率的不断提高,5G基站,安防措施,云服务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对半导体的需求增加,未来代工厂产能利用率将保持在90%以上。
目前,TSMC,英特尔,三星电子等晶圆制造龙头企业继续扩大生产。
TSMC上周末宣布,除了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中国南京和日本熊本的三座12英寸晶圆厂之外,今明两年还将在中国台湾省建设11座12英寸晶圆厂。
虽然英特尔宣布其位于俄亥俄州的晶圆厂奠基仪式暂停,但当地媒体报道称,其晶圆厂实际上已经开工三星电子不断加大在半导体领域的投入,计划扩大16nm以上成熟工艺的晶圆产能,主要用于图像传感器
在上游半导体材料领域,晶圆厂扩产大潮下,提价扩产是行业主旋律。
材料方面,日本昭和电气,信越化学,精工等硅片,光刻胶,化工材料龙头都宣布了产品涨价台湾省硅片供应商环球晶圆的产能已排到2022年至2024年日前,宣布投资50亿美元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建设12英寸硅片工厂,以扩大产能
除了国际半导体材料巨头之外,中国大陆硅片生产商也在投资扩大生产。
上海硅业计划2024年投产每月30万片12英寸硅片,中环股份预计在2023年底实现每月60万片12英寸硅片的产能,Leon Micro宣布新投资年产180万片12英寸硅外延片。
整体来看,对于上游的晶圆制造企业和半导体材料企业来说,消费级MCU产品需求下降的影响并不明显,下游芯片供应的缓解向上游传导还需要一段时间。
结论:消费级MCU需求下降,代工和材质感知不明显。
伴随着消费电子市场需求的下降,相关芯片产品的供应有所缓解消费级MCU作为之前相对较短的芯片类型,不仅吸引了众多国内厂商的加入,下游终端企业的库存也较高这就造成了消费级MCU产品的砍单和降价
同时,工控和车规MCU产品的需求依然比较旺盛,国内MCU厂商也在这一领域发力上游晶圆制造和半导体材料需求仍较为强劲,芯片供应整体放缓仍有待观察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